为强化专利代理机构监管,重庆推出四项措施创新专利代理监管方式
环纽小编获悉,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任务,强化对专利代理机构的监管,重庆市在深入开展市级专利代理机构监管职能委托试点工作基础上,创新专利代理监管方式,强化基层监管执法力量,进一步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质量,有力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。推出了以下四点措施:
一、先行开展试点,实现重点突破
开展市级专利代理机构监管职能委托试点,将市级监管职能委托给两江新区、九龙坡区、永川区执行。
1、市区上下联动。市知识产权局与三个改革试点区建立定期会商制度,就改革试点的承接能力、推进方案、案件办理进行会商研判。三个试点区分别下发监管工作方案,加强监管联动,明确监管目标,细化监管流程,畅通案源移送和信息反馈渠道。
2、部门横向协同。三个试点区分别建立由知识产权部门牵头,发展改革、科技、经济信息、公安、司法、市场监管、法院、检察院等部门参与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,统筹推进改革试点,协调解决重大问题,形成监管工作“一盘棋”。
3、完善工作体系。三个试点区分别建立监管工作办公室,安排工作经费,配置执法工具,抽调业务骨干,实现了专利代理机构监管试点工作“五有”:即有组织体系、有工作专班、有工作经费、有工作制度、有奖惩机制。从试点情况看,三个试点区专利代理机构监管权力运行良好,实现了权力的下放和有效监管。
二、创新监管方式,加强行业监管
1、强化日常监管。建立日常巡查机制,定期对辖区内专利代理机构开展实地巡查。推进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随机抽取执法人员和专利代理机构,开展重点检查和一般检查。加大监管案件信息公示力度,及时通报行政处罚案件信息,并依法及时公开。
2、强化专项监管。深入开展“蓝天”专项整治和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行动,近3年累计完成五批次11758件非正常专利申请整治,核查专利申请人1417个、专利代理机构347家,约谈专利代理机构30余家。
3、强化精准管理。印发《重庆市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工作规范》,建立完善快速处置联动机制。建立专利申请精准管理制度,对530余家企业实施专利申请分级分类监管,在相关项目申报、资助奖励、优先审查等环节区别不同情况开展分类整治,实现专利申请行为精准化、科学化管理。
4、强化信用监管。对专利代理机构、代理师实施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,鼓励专利代理机构开展信用承诺,将存在违法和失信的专利代理机构进行重点监管,加大检查、约谈频次。
三、夯实基层力量,提高监管能力
1、加强业务培训。组织监管从业人员,围绕法律法规、案件查办、代理业务开展培训,邀请大学教授、公职律师、资深从业人员进行专题辅导,开展案件查办场景化模拟实训。试点区还通过自行组织专题讲座、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监管实操培训。
2、建立传帮带机制。与试点区建立了“1+1”“老带新、传帮带”机制,选派监管经验丰富、业务能力突出的业务骨干点对点帮带试点区监管人员,全面提升监管能力,确保放得下、接得住、运行好。
3、提升监管能力。试点区有序查办和处置虚假宣传等案件线索2件。两江新区完成对国家知识产权局转办案件线索查办工作。九龙坡区开展专利代理机构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检查,对辖区内35%的代理机构开展巡查,核查申请人28个、专利申请168件,非正常专利申请撤回率达95.83%。永川区组织专业监管人员,走访重点企业20余家。
四、提升服务质量,促进行业发展。
1、加强政策引导。将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、支持专利代理机构发展等政策纳入《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“十四五”规划》和《重庆市高价值发明专利质量提升行动方案(2022—2024年)》中。
2、强化人才培养。近3年支持重庆市专利代理师协会、重庆市商标协会、重庆市企业知识产权促进会等行业组织举办各类培训50余期,培训上万人次。加强川渝人才培养合作,近3年双方互派150余人次参加对方举办的知识产权服务、监管等业务培训,共建知识产权服务专家人才库。2022年6-7月,川渝联合举办“川渝知识产权服务业技能大赛”,设立专利信息检索、专利撰写、商标代理能力3项比赛,我市共有198人次参赛,其中,21人次进入复赛。
3、促进聚集发展。依托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、两江新区创新要素密集区,整合知识产权代理、运营、金融、法务等服务机构,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区,促进专利代理机构集聚发展。截至目前,全市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的专利代理机构共158家,从业专利代理师492人,知识产权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。
长按二维码可了解更多
咨询服务热线:15723348380 / 023-68554347
公司地址:重庆市大渡口区天安数码城2期1栋18-2